邮资封片简论坛集邮收藏综合讨论区【集邮文献与文摘】--与中华集邮文献网合办 → 上海工部局、书信馆及其龙票


  共有10432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上海工部局、书信馆及其龙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张三
  1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猴票 帖子:6943 积分:7691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5/6/15 8:39:48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5/12 9:21:01 [只看该作者]

1896年大清国家邮政虽经批正式开办,但也一直是由洋人包揽大权,在那段特殊的历史时代,中国的近代邮政处处都显露着“洋”性与国家的“无能”。当时洋“客卿”虽话表“赫(德)拟办信局,银局二事,皆与中国有益”“非欲揽中国利权”,实际上却是假公济私,假“清”而济“洋”。洋人已经渗透进了大清政体,他们就相当于特务,一直虎视眈眈,就差登上龙椅,登高一呼,做中国人的“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官了。不过他们还是挺给光绪帝面子的,这是因为当时不光是一国势力,而是多个国家之间相互的勾心斗角,所以他们才有所顾忌,因此多国势力的并存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挽救了大清,加上国内义和团等反洋派的存在,总算给了末世的旧中国一口喘息的机会,一个余地,不然恐怕光绪就是是“末代皇帝”了。光绪帝虽极为不满,并不想认同,可他却不得不对祖宗留下来的基业——大清江山的前景担忧。但是他却怕得罪洋人,得罪西方强国,因为人家火枪、大炮和国军的不堪一击,要不然为何会割让了香港、澳门、台湾,给了英国、葡萄牙和日本了呢?这就是当时的事实,当时历史的局限性使得绝大多人看不清路该怎样走,更看不长远后来的一切,可是中国却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满身疮伤、跌跌撞撞的走了过来,达到了最后的胜利。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张三
  12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猴票 帖子:6943 积分:7691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5/6/15 8:39:48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5/12 9:21:13 [只看该作者]

至于李明老师文中的运用逻辑的原理、方法得出的结论——上海工部大龙邮票是中国邮票,但这毕竟是以现代人的思维模式分析历史问题,有点咬文嚼字,在抠字眼,笔者以为这样的论证是缺乏说服力的。同时我认为,上海工部局及其书信馆建立和邮票发行的那段时期,外国势力还没有渗透到大清政权的中心及要害部位,可以说还是在外围徘徊。但是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一些国家的势力已经渗透到了清朝政权的重要部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左右某些清廷的事物,清海关试办时期及国家时期邮政无非是国外侵略势力大增后的产物。可以说从本质上来看,两者的根本属性就是在外国势力的压迫下,在清政府无奈地行为下产生的事物,其发行的对象是大清国,其中的参与者一半是外国政治势力,而另一半我们则应清楚地看到其中国人的身影及中国政体的痕迹,虽然是无能的痕迹,但却是历史事实。
笔者将上海工部局与海关所办之邮政,所印发之邮票,分别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进行了论述,通过对比,两者都有一共同之处,即它们都是当时不平等条约下产生的,大清政府虽均未公开表态承认,没有承担国家责任,但是却都有中国性质的政体、政权参与其中。如果按照严格标准来衡量,恐怕大清所有发行的邮票(包括海关邮政和国家邮政两个时期)都悬呼点,因为它们或多或少地都留有洋“客卿”们的血统。因此说那段特殊的历史造就了事物的特殊性,所以也就需要我们解放思想的去对待,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待。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张三
  13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猴票 帖子:6943 积分:7691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5/6/15 8:39:48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5/12 9:21:28 [只看该作者]

笔者虽然认同上海工部局、书信局及其大龙邮票的身份与性质,但并非意在撰文让持有反对意见的学者们都来认同这种观点,因为学术研究上的分歧、争辩是不可能避免的,最后还是本文开篇的那名话:“百花虽齐放,却可存异;百家虽争鸣,却可求同,求同存异吧!”
注 :此篇邮文历三个多月方始成形,其间参考文章诸多,可以说当一个人懂得的知识越多时,疑虑和顾虑也会随之增多。在搜寻资料及写作过程中本人的思想及思维基本呈辩证状态,而且我本身也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去分析,认知事物。但是当笔者看到有的文章中居然把认可上海工部局这一问题,与忘记国耻或不爱国相牵扯,从情绪上讲是对一部分学者的打击或曰不公平。笔者认为学术领域的研究、争论、分歧,不必要上纲上线,对于本文观点的认可不认可,与不爱或爱国完全是两个领域的问题与概念,它们之间没有任何关联。我们是要平心静气地搞研究的。像本文中这类问题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因为那段历史的特殊性,所以今天也很难说得清道得明。前有一国两制,那么现在就一题(指问题)两制(指意见、观点)却也不妨。文章同此感谢黄继光、李明、王保祥老师所发表的优秀邮文,感谢李国庆老师所办的刊物为广大邮人提供优良的投稿环境。今借此发表个人之见,望请指正。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张三
  14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猴票 帖子:6943 积分:7691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5/6/15 8:39:48
  发帖心情 Post By:2015/4/26 16:50:33 [只看该作者]

好帖子不要沉了,我来顶顶。

 回到顶部
总数 14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