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资封片简论坛集邮收藏综合讨论区【集邮文献与文摘】--与中华集邮文献网合办 → 初探万寿初版拾贰分银版模


  共有5562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初探万寿初版拾贰分银版模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张三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猴票 帖子:6943 积分:7691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5/6/15 8:39:48
初探万寿初版拾贰分银版模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2/15 8:46:45 [只看该作者]

清代慈禧寿辰六十周年纪念邮票是1894年海关邮政所发行的唯一的纪念邮票,现有记录中最早邮戳是1894年11月19日销上海海关戳(图1),其数量颜色已有多人研究,各有不同心得,然发行历110年之久,经过无数邮学先进的钻研,目前已经有了许多研究的文献报告可供参考,但仍有许多争论和待解之谜,需要我们继续研究,尤其在1896年国家邮政时期,因应邮资计费单位的改变,将万寿邮票加加盖银元面值,并再版加印万寿邮票供加盖使用。其中以大字短距加盖在初版票贰分银和大字长距加盖在初版票拾贰分银两种新票至为珍贵,大家都以翡翠姐和金龙票称之,身价自是高不可攀。
笔者自1992年起开始涉及清代票,当时很难买到大量邮品,谈研究自是不敢言,直至1995年自香港Sotheby,s买到一部百枚以上万寿邮集之后,发现一枚拾贰分银票左侧龙首带有破版,形成一个似英文字母“P”的异体票后,开始我个入的研究工作,专研万寿初版原票和再版票的版模,以及各式加盖字体位置等版模特征,可供复组全格和全张之用,这对于一些较特殊的珍罕邮品而言,其实就是它的身份识别码,可据以过滤有疑问的邮票。
    2002年5月笔者自台湾派至上海工作以来,认识并透过不少邮友和邮商购进更多的万寿票,确实丰富了自己的收藏,但在心中仍有一个疑问就是金龙票真的有吗?量有多少?究竟是出自第1~6格那——格呢?这些疑问一直挥之不去,因此在刘源邮友有意出份专研清票邮刊之际,提出个人的一点研究心得,还望借助邮友群体之力,一探究竟。
    在最近12年之间,笔者所见大小拍卖会有不少,且都有拍目留下参考,其中所见金龙票中仅有两枚似是真品,那是在1998和1999香港Sotheby's  and Corinphila拍卖公司所合作的The  Anna-Lisa and Sven-Eric Beckeman Collection邮集的拍卖,其中的#C94号和#B106号(图2)两件邮品应该是金龙票真品,其余的都有些疑问,尤其是销宁波(CUSTOMS NINGPO)海关戳者皆是颜色近似而己,笔者之所以敢如此判定自有我的依据存在,还望有邮友先进不吝指正。
    缘于笔者近10年研究万寿版模,对于各种面值的版模特征皆有涉猎并略有心得,在其中发现除了拾贰分银之外,初版票和再版票在版模特征上是存在着一些差异,而在万寿初版其它八种面值之中,所有初版票的版模特征,或多或少都留了一些下来,可以在再版票上略见一二,而唯有初版拾贰分银票的特征在再版票中消失了,这个难解之谜我们可能还要花很多时间去确认此事。
笔者心中疑惑是基于现有拾贰分银初版票藏品、拍目等等,有三个比较特别且容易看出差异的版模特征存在,也是再版票从未见到的,迄今约12年间未曾在所谓金龙票邮品上,发现有任何一件带有的,因此才会有此一怀疑,而笔者所说的三个较特殊的版模特征,兹说明并附图如后:
1、英文CHINA的“A”右下多一点或线与A相连,应是属于第三格的第13号版模,详如图3-5。
2、英文CHINA的“N”左脚带油墨成实心的脚,应是属于第六格的第22号版模,详如图6~8,另请参阅The Anna-Lisa and Sven-Eric Beckeman Collection邮集第#A103号拍品。
3、左侧龙首带有破版,形成一个似英文字母“P”的异体票,具体位置还没有比对出来,但用删去法可以缩小范围至第一、第五格的第1-20号版模以及第二格的第1~2/6~7/11-12/16-20号版模,第三格的第2、7、12/4-5/9-10/14—15/16-20号版模,第四格的第1-3/6-8/11—13/16-20号版模,只要有带边纸大方连比对就可以再缩小范围,此点还盼望有邮友惠赐图片,.便于早日寻到具体位置,详如图9—1 l,另请参阅The Anna-Lisa and Sven-Eric Beckeman Collection邮集第#A44、#B104、#A103、#A104、#B105号拍品,皆无此版模存在。
    当然在我的藏品中还有多件拾贰分银初版票版模特征,唯因复品不多不敢造次冒然提出,仅以此三件较突出版模据以论证,毕竟因为金龙票存世少,不论其出自哪一格,以所提供的三个不同格版模来计算其机率必然是50%,所以面世的拾贰分银命龙票,为何独不见带此版模出现,是始终令人难解的疑惑。
    万寿之版模研究费心、费力更需大笔资金投入,而笔者不自量力敢投入此—研究,并想以研究心得做成专著,所凭借的就是快速且无界的网络信息,能够自世界各地迅速取得信息,在研究同时又间接降低资金的需求,可以有限的投入而获得最大的成果,所谓邮海之深不可测,然学亦无止境,想借此抛砖引玉,除勉励白己再接再厉,亦期待拥有前述待确认版模位置的大件方连出现,更盼有邮友能不吝指正。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