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资封片简论坛集邮收藏综合讨论区【集邮文献与文摘】--与中华集邮文献网合办 → 集邮旅途话沧桑 黑龙江泰来 王东生


  共有6581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集邮旅途话沧桑 黑龙江泰来 王东生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张三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猴票 帖子:6943 积分:7691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5/6/15 8:39:48
集邮旅途话沧桑 黑龙江泰来 王东生  发帖心情 Post By:2005/9/8 16:40:07 [只看该作者]

 喜读炳恺先生《黑龙江地方邮刊概述》。作者以详实的资料,记叙了我省地方邮刊出版沿革,并作了论述和评价,它为填补我省集邮史,提供了可靠的素材,其中谈到1958年我办的《北星》邮刊,并誉为它的创刊首开黑龙江省地方邮刊的先河,引起我对往事的回忆:
  1953年我被安排到泰来邮电局江桥邮政代办所工作,1954年10月代办所改由国家自办,当时对县级以下的分支机构称邮政营业处,在农业合作化高潮时,为实现当时中央提出的《农业发展纲要》达到乡乡通邮目标,全县各乡镇都建立了邮政机构,依据业务量的大小废营业处,分别通称邮电支局、邮电所。这就是五十年代初在邮戳中见到的“处”、57年全国统一邮戳后“支”和“所”的字样。因我从事邮政工作,使我有机会接触到邮票和邮件,我被这精美邮票所吸引了,随时遇到几枚就贴到笔记本上,这就是集邮的开始吧。 1955年《集邮》杂志创刊,才明确知道“集邮是一项正当文化教育和娱乐活动”,“新中国的邮票是反映我们伟大的祖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成就,并受到国内外人民群众、海外华侨和国际友人的喜爱,并加以收集和研究”。这样,收集邮票使我入了迷,以《集邮》杂志为老师,学邮识,掌握方法,这时我才知道,过去收集到的邮票因不懂品相,多是揭薄的揭薄、缺齿的缺齿。于是忍痛割爱重新起步,经过二年多的努力,新中国发行的纪、特邮票基本集齐,但对什么“东贴”、“再版”、“改值”,还是没有认真对待,片面认为收集本身就是为了欣赏,只要有相同图案就可以了,现在想起来,因我缺少邮识,在我手中失去多少有收藏价值的邮品,在我的剪刀下又失去多少珍贵的建国初期实寄封。
  五十年代的江桥,是嫩江南岸的一座小小渔村,人口不多,文化落后,根本无人集邮,除我之外也没有人订阅《集邮》杂志。因我对集邮已经走火入魔,收集欲越来越强,这样就急需求师访贤,于是我就冒昧的通过《集邮》杂志,给经常在杂志上发表文章的唐无忌老师写了一封信。不久,收到唐老师来信,对我提出问题作了解答,并嘱我多读书,学知识,掌握邮识,还告诉我如何收集和整理邮票,并赠给我几套外国邮票。其中,南斯拉夫的“水族”邮票现在仍在我的邮册中,经多方求教,使我开阔了视野。不久,唐老师又给我寄来五洲邮票社吴县张景孟编著的《邮苑珍闻》,书中介绍了集邮常识、史地知识、名人轶事、集邮趣闻,使我眼界大开,按唐老师所嘱,多向邮坛师友求教,后又结识了南京李伯鲲、北京王席儒,他们都成了我终生的老师。在邮友通信中又结识了山西河津县的杜松梅(杜官忍),他建立一个农民集邮小组,并多次在河津县进行集邮展览,在和他通信中得到不少帮助,他们的集邮小组办了一份油印的《集物月刊》,读后很受启发,使我也萌生办一份邮刊的欲望,通过它以邮会友,广采博取,增长邮识。经过反复思考,定名为《北星》,以正在荒凉的北大荒上,能起到一丝萤光的作用,用这萤火的光点,给集邮朋友一块活动的园地,以丰富集邮生活。
  《北星》的组稿、编排、刻印全是我一人,加之又是业余,无法保证定期。经过几个月的准备,它终于在1958年7月1日以八开二页的版面向世了。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只出版了四期,当出版到第三期时,四期正在着手刻版,突因“工作需要”,告知我工作已被调动,到偏僻而非火车沿线的邮局去工作。在去新址报到的途中经由县城时,友人讥笑问我'“还集邮吗?”我不理解,到达新的地方不久,有人在我背后指手划脚的议论,还有人戏呼“王北星”,我甚感愕然。《北星》第四期是待产的婴儿,咬紧牙关,印刷后匆匆发了出去。在“北星北星,幼穿初生,邮友支持,定会成功”的呼声中夭折了。不久,我被清出邮局,后在“史无前例”的大字报中得知,工作调动是出于“侦察”需要,办邮刊和海外邮友通信,视为“海外特嫌”,因查不到证据,被从邮局中清了出来。文革中进牛棚,送干校,下农村,几经周折了六个春秋,藏品多被抄失,《北星》伴随着我也经历了“地上”“地下”的磨难,现虽已残缺不全,每当我见到它,却也感到欣慰和自豪。《北星》虽只出版了四期,它先后报导了北京王席儒《纪念邮戳》和《你知道吗?》文中详细的报导了中国集邮公司创建初期所发行首日封、图案、规格、使用纪念邮戳及售价等;天津王黎青《大龙小龙》、陕西南志秀《世界珍品录》、南京李伯鲲《古诗与集邮》、印尼华侨学生李清书《谈印度尼西亚动物邮票》、齐齐哈尔毛玉先《集物杂谈》。南京王瑞昌撰写的《集邮史点滴》,介绍我国邮坛的几个第一,如第一个集邮组织;《邮乘》是我国第一个参加国际邮展,并获“持别铜奖”的邮刊;小说《邮王》是为中华邮票会成立十周年而出版的,也是第一部中国翻译的集邮图书;《和尚也爱集邮》是我国第一部集邮小说。
  为办邮刊我曾给远在印尼棉兰邮友写信约稿,《谈印度尼西亚的动物邮票》就是这样写出来的;为翻译捷克斯洛伐克火花上的文字并了解其内容,给捷克斯洛伐克驻华大使馆写信求助,承他们热情支持,我写出了《捷克斯洛伐克火柴商标的文字》。  80年代集邮复苏,我“贼心不死”,重操旧好,《北星》也重见光明,由于我命运多舛,使我与邮坛的许多师友失去联系。后闻我国集邮大家刘广实先生1964年所编《中国集邮书刊简目》收录了《北星》,经多方查阅资料方知《北星》为建国后东北地区第一份地方邮刊。又闻上海牛忠林、新加坡冯锦镰先生编著的《中文集邮报刊目录》第二编,也收录了《北星》,江苏江宁郑军主编《文献集邮者》又发表了我的《忆“北星”》,齐齐哈尔市集邮协会编写的《齐齐哈尔集邮史略》专文介绍了我的邮刊和业绩。1997年8月7日《黑龙江邮电报》“集邮纵横”版杨武亭先生以《情系邮坛“架桥人”一一王东升》为题发表了专访文章。
  在集邮旅途中虽历经艰辛和苦难,但也感到欣慰,《北星》虽早逝夭折,但它在集邮这片广阔的天际中,留下了一闪而逝的光点,虽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但对推动集邮事业起到了它应起的作用。有人笑问我如何面对过去,我衷心的告之“如同母亲在打孩子”。(作者系608号会员)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张三
  2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猴票 帖子:6943 积分:7691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5/6/15 8:39:48
  发帖心情 Post By:2015/4/26 19:40:07 [只看该作者]

好帖子不要沉了,我来顶顶。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