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资封片简论坛集邮收藏综合讨论区【集邮文献与文摘】--与中华集邮文献网合办 → 制作专题邮集的前期准备工作


  共有3211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制作专题邮集的前期准备工作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邮痴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114 积分:7330 威望:20 精华:32 注册:2003/2/18 19:10:53
制作专题邮集的前期准备工作  发帖心情 Post By:2003/8/30 17:23:49 [只看该作者]

  常见一些邮友参展愿望迫切,往往是刚选定专题便开始制作邮集,在短期内成集送展,效果却不好。俗话讲,有备则无患。如果不那么急于求成,事先多花时间充分准备,会少走许多弯路,从而保证邮集的制作水平和展出效果。笔者认为,在制作专题邮集之前,至少要做三方面的准备。 一、认真学习,吃透专题知识    每个专题都涉及到许多层面的知识,有的学科性强如牙医、昆虫、船等,有的学科性不明显如风、夜、呼吸等,但其中涉及的专业性内容都必须准确无误。只有全面深入地学习掌握,才有利于作者形成一个好的思路,编写一份好纲要,从而保障专题拓展的广度与深度。如知识积累不够,很容易造成内容的疏漏(拓展不足),甚至出现错误。许多优秀邮票的作者对其专题的知识水平堪称专家,这也是其邮集成功的关键和基础。学习离不开书籍。《大象》的作者玛丽安·欧文斯多次讲学中都告诫专题邮友要建立自己的"专题资料库",这个资料库有集邮图书,也有大量的与专题有关的书籍资料。也有人说我搞《贝多芬》专题,有一本《贝多芬传》就足够了,其实不然。一本书只有一个角度,一种思路,一种叙述方式,甚至只有一类内容,但大量的书籍资料会给我们多种角度,多种思路。大量的知识积累之后,自然会思路开阔,得心应手地驾驭专题,从最佳的角度进行拓展。而且不懂外语的邮友要学习外文,至少弄明白自己的专题在英文中的内涵和外延。《风》集中专设一章管乐器,因为英文的风与管乐器是同一个词wind。又如《线》,英语为line,还具有运输公司的含义,如果邮集不讲这部分内容,在国际邮展很容易被看作专题拓展的严重欠缺。在大量读书积累专题知识后,作者会进一步发现好的更新的素材。如《风》中八卦戳和《夜》中日月戳的使用,原因在于作者已掌握了巽卦(风)和阴阳说的内容,否则便不可能出现这样的精彩说明。 二、广泛收集素材    对专题邮集而言,素材要充裕丰富,多多益善,尤其是一般作者和刚起步的作者,只有大量收集研究素材,才能提高邮识,加强邮品储备,为邮集制作留下选择的余地。专题邮集最终要表现作者的专题知识水平和集邮知识水平,而邮识来自于对大量邮品的研究认识,收集得少,当然见识少,邮识又如何提高。有些邮友提倡"照单买菜",即按照纲要去收集素材,这样编出的邮集比较节俭,因为不会剩余很多邮品。但笔者认为,纲要再细致,也不会具体到每个贴片的文字说明,所以不能作为储备素材的唯一依据。据说《茶》集的最初纲要中并没有"不仅是一种饮料"一章,作者偶然发现了茶用于洗涤的素材后,充实了纲要,使邮集结尾时升华了主题,产生了不同凡响的效果。如果严格按纲要购买邮品,邮集还会有这样趣味横生的尾声吗?当然,对于有过获奖经历,具备较深的知识积累的资深集邮家来讲,"照单买菜"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因为他们已经有能力驾驭专题处理,一般的作者还是应当广取博收,通过认真的研究去发现细节处理的新途径。《澳洲鸟类》中使用套色移位票和正票对比,前者的说明文字为"暂停,焦距还未调好(所以看不清)",后者为"现在能看清了"。再如《风》中采用两枚内容相同的宣传邮戳,通过日戳与宣传图文之间的不同间距说明"风的运动存在变化差异",使死素材有了活力,成为新奇有趣的细节拓展。这类的处理不可能在编写纲要时能预见,只有在广泛收集中偶然发现,这是素材给予作者的灵感。即使素材储备很多也不存在浪费,邮集编成后,还有下一步的修改和扩充规模,原先的剩余邮品照样可以派上用场。 三、观看优秀邮集,领会要领    对于缺乏组集经验的邮友来讲,即使知识和邮品都有了充分的积累,也难以制作出一部像样的邮集。这就需要先观摩学习,多看几部获奖邮集,从中直观地了解掌握处理和制作的技巧。获奖邮集经过了大型邮展的检验,各有独到的优势和长处,反复观赏,潜心领会,会有意想不到的体会。国内几部优秀专题展品已收入广东省邮协出版的《中国优秀集邮展品赏析》(共五卷),其中有《昆虫》、《风》、《陶瓷》、《鱼》、《绿茵门神》等。未出书的邮集和国外的获奖邮集在集邮界也有影印本流传,如《大象》、《伞具》等,请邮友帮助复印一套并不困难。关于邮集编组的书籍也很多,但看十本书,不如透彻地研究一部邮集,因为优秀邮集是无言的导师,能教给我们许多东西特别是实战经验,其成功的经验不仅给人以启曲,有时还可以直接拿来使用。中国'99世展上,青少年类的《电子计算机》颇受好评,其纲要思路明显得益于《汽车》邮集,与其他青少年专题展品比较,这部邮集虽然没有很珍罕的素材,但思路清晰,叙事生动活泼,处理贴切,整体水平略胜一筹。观摩也是一种学习,甚至可能是更重要的学习。   总之,编组邮集不是为了比速度,而是要比效果,不可操之过急。有人把"制作邮集"称为"创作",并不夸张。创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有了很好的准备也许能有所成,如草率急躁,则一定难有好的效果。 (《集邮报》)


本人收集箭楼封、天坛封、彩陶压凸封、十七孔桥封、石舫片、玉琮片、玫瑰片、牡丹片的设计图稿、试印样张、各版版式封片、变体封片

联系方式:325608 浙江省乐清市虹桥振兴西路208号 杨伟

移动电话:13968810606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