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31日,国家邮政局新发行了一款名为《花开富贵》的个性化服务专用邮票。尽管横竖边上齿孔的孔径、孔距基本都是均等的,但颇为有趣是,邮票齿度和邮票与附票连在一起时的整体齿度是12.5度,可附票的齿度却是13×12.5度!一样的齿距却是不一样的齿度,这是笔者闻所未闻的奇怪现象。
上述现象是笔者依据《新邮预报》核实该款邮票的技术数据时发现的。用精度为0.5mm的钢板尺核实票幅尺寸的结果与预报尺寸:邮票为30mm×30mm;附票为25mm×30mm。用精度为0.5度的量齿尺测量其齿孔度数时则发现:该款邮票横竖边齿孔与量齿尺上12.5度和13度的模拟齿均不能完全重合,无法准确判定其齿度到底应该是多少,只得求助于计算。经过认真点数,规格为30mm×30mm的邮票四边均有19个齿;附票25mm上边是16个齿,直边也是19个齿。按公式分别计算,精度为0.5度时,连附票在内的《花开富贵》整体齿度是12.5度(实际约是12.73×12.67度);邮票部分的齿度也是12.5度(实际约是12.67度);但附票的齿度则是13×12.5度(实际约是12.8×12.67度)。摆在面前的情况是:附票横边齿度单独计算是13度;与邮票合在一起计算时其齿度则变成12.5度!
是什么原因让《花开富贵》的齿度出现这种既奇怪又有趣的情况呢?
笔者认为:原因之一,是该票的齿度、齿孔数和边长尺寸的设计不适合我国精度为0.5度的齿度体系。因为,按其设计的齿度和齿数计算,齿度为12.5度,有16个齿的一边应该长25.6mm;有19个齿的边应该长30.4mm;而有35个齿的边长则应该是56mm。然而,设计边长却分别是25、30和55mm。结果造成实际齿距比设计齿距变小,25mm边的齿度则升高了一档。
另一个原因是我国邮票齿度的精度较低。若《花开富贵》采用0.25度的精度的话,那么,将其齿度预报为12.75度就不会出现任何问题了。因邮票齿度约为12.67度(19÷30×20≈12.67),预报为12.75度时绝对误差是0.08度;附票横边齿度12.8度(16÷25×20=12.8),预报为12.75度时绝对误差是0.05度……,均小于精度0.25度的一半。笔者用精度为0.1度的射线式量齿尺测量时,其横竖边齿度分别在12.6与12.7以及12.7与12.8两刻度线之间。计算结果与实测一致。
设若,在原票幅的基础上将该款邮票的齿度设计成12度;在30mm边上打18个孔;在25mm边上打15个孔。按公式计算整体齿度、邮票和附票齿度就都是12度(33÷55×20=18÷30×20=15÷25×20=12),附票分撕后齿度与整体齿度不一样的情况就没有了。
《花开富贵》邮票齿度的特殊情况表明:设计邮票的齿度、齿数和尺寸时还须兼顾齿孔度数的精确度,否则就有可能出现实际齿度与设计齿度不符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