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邮资封片简论坛  (http://cjyzfp.cn.cjl.ren/index.asp)
--  【集邮收藏综合讨论】  (http://cjyzfp.cn.cjl.ren/list.asp?boardid=34)
----  去年写的:只有纪念,没有邮资,不知发这里对否?  (http://cjyzfp.cn.cjl.ren/dispbbs.asp?boardid=34&id=3741)

--  作者:许楚三
--  发布时间:2004/4/14 10:32:54
--  去年写的:只有纪念,没有邮资,不知发这里对否?
收藏四选和外交封 有人告诉我,2003年收藏重点项之一是外交封,我信。且不说,目前中比错封炒得沸沸扬扬,价位逐日走高,单就是从收藏者的选择趋势而言,明年的收藏重点恐怕就真会有外交封的一席之位。 凡集邮爱好者或投资者收藏,选择收藏对象大都有四个标准,一选好题材好设计,二选小发行量,三选低价位起始价位,四选系列化邮品,因为符合这四个标准的邮品不仅能极大地满足收藏者的占有感,而且很可能高回报投资者的经济利益。如果从这四个标准出发分析目前的邮市,就会看到近年来发行的外交封占据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先说一选,自新中国邮票发行以来,好题材好设计的邮票邮品就倍受欢迎,老纪、特中的梅兰芳、黄山、金鱼等,新JT中的留园、奔马、鉴真、黄帝陵等,另外象一些邮资封、邮资片或其它邮品中的姣姣者也是很受欢迎、很有潜力的。所谓好题材,就是人常说的“有意义”,所谓好设计,就是人常说的“好看、漂亮”,邮票或邮品题材好设计好深受集邮爱好者喜爱而经久不衰者屡见不鲜,而在今日邮票的邮政实用价值逐日减弱的情况下,邮票已大有成为“花纸头”的趋势,再好的题材、好的设计也不会引起轰动,人们的收藏倾向已逐渐向多元化发展,此时的外交封无疑是一大热点,因为外交问题肯定是一个好题材,兼之设计者在票、戳、封的配合上多下功夫会更具情调,也就有了独占鳌头的霸王气。 再说二选,众所周知,物以稀为贵,发行量越小的邮品越珍贵,收藏爱好者常以“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为乐,收藏兼投资者更以猎奇或垄断为本,文革邮票经历史风雨而幸存者无多,至今仍有不少爱好者或投资者以不菲的价格广收,大约就是因为这个缘故。而在今天一摞摞的邮票、小型张、年册堆积在柜台上无人问津时,多数人都仰面问天“稀者何在”,大约此时的外交封可算的上硕果仅存的稀少邮品了吧,仅就外交封的制作过程和开机就印的邮票完全无法相比,制作难度也决定了数量,五万枚的印刷量相对于上千万枚的发行量真算是少之又少了,何况还有近日据说只有数千枚的“错封”,更成了凤毛麟角。 说到三选,必须说明,这里所指的是低价位邮品仅是前景看好的邮品,其实从目前情况看,所有的邮品,不,应当说绝大多数的收藏品都已经滑到了最低点,很多邮品已降到了起始价位以下,所以如果用长远的眼光看目前价位,可选择的品种确实很多,但综合其它因素比较,外交封则应属于前景相当看好的邮品,而其前四位的封(中美、中法、苏丹、中葡)已经见过几百元的价位,今日降价复始又具有了与天下争雄的优势。 四选系列化,无论人物、动物、运动、花卉等这些收藏者自选的系列,还是老纪特、编号、新JT、编年或JF、JP等这些既定的大系列,还是奥运、回归、生肖、敦煌、三国、水浒等这些因题材成系列的邮票邮品,各有其追系列一族,爱好者大多对成系列的票品都是喜爱有加,因为收藏也爱完美无缺有始有终,系列不仅是形式上的一种完整,而且是意义上的一种周全,更增加了收藏者的欢乐和满足。据说外交封为五年一循环,此轮已近四年,明年将收尾,形成了完完整整的一个系列,如果收藏一套外交封无疑是手握一部我国的外交史,再剪贴上近几期《北京邮市信息》上连载的建交各国概况资料,如果哪家邮票册厂再配以定位说明册,那不真成了图文并茂美仑美奂的集外交、旅游、观赏、学习于一身的活教材了吗。倘若给孩子一册,可以说是一部寓教于乐让孩子受益匪浅的世界知识;倘若送亲友一册,可以说也是一份价值丰厚让亲友爱不释手的新年礼物。 还听说,总公司马上就要编录中国外交封目录,前文所希望的定位说明册已有面市云云。说句心里话,写到这儿,我自己都想尽快得到一套,不,几套这样的收藏册呢,我不仅会经常翻看,还会不时地关心着我国的外交关系和外交封的发行,不时地用放大镜去查看地图,随时去关心或许是欧洲、或许是非洲、或许是美洲的哪个角落,去搜寻那里和我的外交封有关的知识,其情融融,其乐悠悠。 综上所述,当前的诸多邮品中,外交封可算是符合收藏四选的条件的,成为爱好者的宠爱品肯定也是早早晚晚的事;投桃报李,外交封的价值回报当然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有人说,明年外交封可能成为收藏热点,我信,也分析其因告诉各位,有没有道理请朋友们指正。不是预言家,所言仅供参考。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作者:陈斌
--  发布时间:2004/4/14 20:58:35
--  

其实,收藏和做邮集是2个不同的事情,我认为这样的封也许和以前的WZ,PFN有些相同.不过,我还是不怎么喜欢.

现在好象行情不错吧!


--  作者:胡亚非
--  发布时间:2004/4/16 23:24:22
--  
陈斌友说得对,“收藏和做邮集是2个不同的事情”。而对于外交封,我想说的是,收藏和炒作是2个不同的事情。
--  作者:孙建军
--  发布时间:2004/4/17 13:30:48
--  
我没有见过也不集。
--  作者:小月
--  发布时间:2004/4/17 14:50:32
--  
写的不错,但我认为发在讨论版好些
--  作者:许楚三
--  发布时间:2004/5/5 9:25:13
--  去年写的:只有纪念,没有邮资,不知发这里对否?
平心而论,我确实认为外交纪念封是几年来少见题材的好品种,关键是它可以涵盖中外建交的全部内容。但是它的致命缺点是缺少实寄,只可以作为集邮的藏品,据说有的老同志为了充实它的内容,竟然在发行时去联系外国大使馆加盖使馆章,可是此举似乎提倡很难,人人如此人家外国使馆还办公吗?不过,这都不是什么大缺憾,最大的缺憾还是在于总公司发行部门,据说近来因外交封受到重视就又按捺不住了,又在WJ系列里莫名其妙地增加了一个B系列,而且开始就是B5!搞得不伦不类,象第三者插足,一下子让许多爱好者晕了,无所适从了,反映到市场上就是大跌。哈,因此一些邮友也象笔者质询,我无言。为什么总是这样,挺好的东西非要自己拆了不可呢?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干什么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