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邮资封片简论坛  (http://cjyzfp.cn.cjl.ren/index.asp)
--  【集邮文献与文摘】--与中华集邮文献网合办  (http://cjyzfp.cn.cjl.ren/list.asp?boardid=33)
----  浅议“改10-(1)”邮票齿孔的多样性(陈跃明)  (http://cjyzfp.cn.cjl.ren/dispbbs.asp?boardid=33&id=1465)

--  作者:邮痴
--  发布时间:2003/9/5 13:41:46
--  浅议“改10-(1)”邮票齿孔的多样性(陈跃明)
转自:《中国集邮报》 作者:陈跃明 时间:2003年7月2日13:26 改10邮票是在“中华邮政汇兑印纸”原票上加字改值的新中国改值邮票。在新中国普票家族中,改10的几种邮票齿孔度数种类繁多,尤其是“改10-(1)”(绿)50元/2元较为突出。 据“邮票目录”(人民邮电出版社·1997年版)以及此前对此票齿度如下标示:P11.5。1999年版作了修订,则齿孔标示为P11.5-13。从此拓展了此票齿度的多样性。 然而,究竟发现了几种齿度,仍含糊,尚未见权威的定论。除P11.5-13外,还有一种P13.5未被标示在内。 我发现此枚邮票又有多种复式齿孔(即混合齿孔)这在其他普票是非常少见的。以四方连为例,有如下数种: 一、左边两枚P11.5×12.5,右边两枚P12×12.5; 二、左边两枚P12.5×12.5,右边两枚P13×12.5; 三、左边两枚P13×13,右边两枚P13.5×13; 四、左边两枚P12.5×13,右边两枚P13×13; 五、上边两枚P12.5×13,下面两枚P12.5×12.5。 以上四方连齿孔特征为:图1-4:三条横边相邻,左右异齿;图5:三条直边相邻,上下异齿。 邮票四方连是从全张票上撕下的,虽然可以局部体现版票中齿孔有变化,但仅以四方连邮票齿孔为载体来研究全张票齿孔,显然有其局限性,无法全面显现齿孔变化在全张票中的具体位置,缺憾在所难免。 然而,本文意在抛砖引玉,恭请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