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邮资封片简论坛  (http://cjyzfp.cn.cjl.ren/index.asp)
--  【集邮文献与文摘】--与中华集邮文献网合办  (http://cjyzfp.cn.cjl.ren/list.asp?boardid=33)
----  对编组极限邮集几个细节问题的认识  (http://cjyzfp.cn.cjl.ren/dispbbs.asp?boardid=33&id=1458)

--  作者:邮痴
--  发布时间:2003/9/5 13:36:18
--  对编组极限邮集几个细节问题的认识
山东 徐铭强   笔者结合’99世展,对编组极限邮集的几个细节问题谈点看法:   一、极限邮集中说明文字的多少问题。先前我国极限邮集中的说明文字,多借鉴于专题邮集,一般情况下只采用1-2行的文字表述。而这次世展中那些具有很强实力的国外极限邮集说明详细,多采用4-5行,并且在此基础上还讲求说明文字大小、行距间隔与极限片的和谐搭配。据说国际邮展评审员对此处理方法颇为青睐。事实上,国内极限组集者做到这点并不难,只需亦步亦趋即可。   二、专题极限邮集选题大小问题。众所周知,在’97重庆僵邮展中,客文达先生的极限邮集《门》与吴刚的《哺乳动物》同获金奖。但是到了’99世展上,两者的差距就拉开了,《门》邮集荣获镀金奖而《哺乳动物》则屈居大银奖。由此可见,专题极限邮集选题小而专的优势在此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三、中国极限片选用率问题。受目前国内流行的“多国化”组片原则的影响,国内高水平的极限邮集对中国极限片的选用率是极低的。重庆全国邮展时,《门》的中国片选用率为21%,《哺乳动物》仅为3%,《鸟》为9%。其实中国极限片的选用率,并不代表着奖级会因此而提高。如’99世展金奖邮集《早中期亚非拉古迹》中就选用了2枚民国极限片,大镀金奖《桥》选用中国片达16枚之多。因此可见,中国极限邮集完全可以以更大的比例选用国产片。相反,作为一部中国极限邮集如国片选用得过少,是否会给国际邮展评审员一个中国片收集功力不足的印象呢?故可认为,今后在“多国化”组片原则下,尽可能地选用中国极限片,以此达到保级或升级的目的,是中国极限邮集努力的方向。也只有大比例的增加中国极限片的能见度,才能使用中国极限片被世人所了解,才能真正达到中国极限集邮走向世界的宏愿。